改革开放40年 | 王天凯:激荡40年,市场配置资源让中国纺织业活力迸发-澳门人威尼斯3966
201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这片进行着全世界“最有勇气的制度实验、发展实践”的土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系列成就和变化,汇聚起来就是磅礴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折射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今天,我们特邀中国纺织行业领导,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继续改革,坚持开放,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王天凯:1978年12月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会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纺织工业率先投入了改革开放大潮,4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的成就举世瞩目,多年来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在大的经济波动中发挥稳定剂作用,支柱产业地位始终没有动摇。改革开放40年,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40年。对于中国纺织业来说,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是以2000年为重要节点的。
改革开放系列政策 推动纺织行业最早进入市场竞争
从1978年到上世纪末可以划分为第一阶段,这期间中国纺织业发展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色:
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技术开始进入我国,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港澳台地区的资本、技术大量进入珠三角,随后又扩展到长三角。技术、资本的引进,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这对中国纺织业的改革开放作用明显。
二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当时对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发挥了重大作用。如今行业不少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大多是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三是先进的装备大量引进,比如棉纺无梭织机、气流纺以及先进化纤设备的引进,对于改造提升中国纺织业、提高纺织业整体装备水平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对我们自身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帮助很大。当时,国家实施“两机”项目,支持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关键部件的进口,以市场换技术,通过消化吸收,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
四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全面推进。从国家层面上,实行政企分开,把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一系列国企改革措施提高了国企的经营活力。而当时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纺织业走在了前面。
在80年代中后期,国家出台了轻纺拉动出口政策,通过轻纺优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而同期国家决定将服装划归纺织行业管理,大纺织的格局以及服装、装饰、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形成。改革开放的初期实践,已使行业的产权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形成国有、三资、民营企业三分天下,行业的整体活力大大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最早进入市场竞争的纺织国有企业,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以及面临内部的沉重负担和外部的竞争压力,也逐渐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总量过大,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过多,国有企业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再加上出口受到配额限制,造成全行业连续6年亏损。
1997年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记上重重的一笔。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把纺织工业作为国企改革解困的突破口,用3年时间先行扭亏,为整个国企改革起到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带动全局的作用。目标是3年时间压缩1000万锭,分流安置120万职工。这是纺织工业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纺织工业的历史重任。
3年脱困,党中央、国务院下了很大决心,提供了核销呆坏账指标、压锭补贴等六项政策措施。而行业上下更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用3年时间分流安置120万纺织职工,这是在我国其他行业没有过的先例,国有纺织职工为国家和行业的调整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经过3年调整,到上世纪末,中国作为重要的纺织生产、消费、出口大国的地位初步形成,纺织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产业定位已经明显。最早进入市场竞争的纺织行业,竞争意识大大增强。纺织业不惧怕竞争,更期望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力促纺织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也进入了新时期,纺织业的改革开放里程也进入了第二阶段。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它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意味着纺织业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本世纪前20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以后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又相继提出了更大限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表明了政府改革的决心。这样的重大背景和外部条件,使纺织行业改革开放、结构调整进入了快车道,为中国纺织业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条件,未来增长空间大大增加。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催生了纺织业内部体制的变革。2001年2月,国家纺织工业局宣布撤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成立,行业管理体制发生重大改革。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进程,纺织工业进一步完成了历史性的嬗变。从纺织部到纺织总会,到纺织工业局,政府职能到此结束,计划体制光环褪尽的纺织工业,完成了角色转变,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阔步前进。
纺织业从行政管理转为行业管理,政府到行业协会,管理思路有了很大变化,服务空间、服务形式都有了很大变化。协会从行业调查研究开始,确定行业发展方向,提出行业一系列发展目标,特别是在本世纪早期,中国纺织工业提出了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四大发展战略。
应该讲,在改革开放第二阶段,我国进入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论述为纺织工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创造了宽松环境。这个时期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如今,我们已经成为了全球纺织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消费大国,正在向纺织强国迈进。
40年的实践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纺织业带来了活力源泉。
首先,改革开放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比较充分的国内外市场公平竞争的大环境,特别是第一阶段外资的引入、国有企业改革、乡镇企业发展,让行业迸发出市场活力。一直以来,纺织业最不怕竞争,怕的是竞争环境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充分的市场竞争是行业顺利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如今的市场环境依然还存在不公平的地方,需要不断完善,比如棉花体制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其次,改革开放让我们比较好地把握了行业发展方向、目标、途径。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纺织业视野更加开阔,充分把握了国内外形势,及时提出了行业发展四大战略,明确到2020年建成纺织强国的目标。
第三,改革开放让市场配置资源越来越重要。行业企业充分运用好国内外市场资源,比较快地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这批企业和企业家是我们行业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行业从大到强的重要基础。
40年来,纺织业发展从小到大,再到强,最根本的是坚持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放手让市场去配置资源。协会则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做到政府信得过、企业有需求、行业有价值。
就企业来说,纺织业中小企业居多,自身发展历程各不相同,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但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中一个就是把握好自身定位,确定好自身发展方向。务实、创新,把握好资源优化配置,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主是企业永远要把握住的发展方向。
改革仍是进行时 纺织产业调整升级依然在路上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改革还没有完结,行业发展环境还有待新的突破。从外部来说,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依然是头等大事。多年来,棉花体制问题、融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都有待从根本上破解,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也需要高度关注。只要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办,政府营造好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中国纺织业的创新动力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从行业自身来说,也有关键问题待解决,比如重大基础研究、重要原材料、重要装备、重大成果推广等。如何集中各方力量,形成好的体制机制,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值得深入探索。有些重大攻关单靠企业自身,无力也无法攻破,我们应该探索新机制,集中各方优势力量形成合力,实现突破。最近的中兴通讯芯片事件,也给纺织业带来思考。虽然我们并没有到那种被卡脖子的程度,但类似的情况也有,比如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很多还要进口,有些高端纤维材料也要进口。因此,我们仍要居安思危,要有紧迫感,力争经过几年有新的突破。而对于后备人才问题、招工难问题,也要早做筹谋,以自动化、智能化等多种方式来寻求化解之道。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上,我们正在向强国目标冲刺。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纺织行业也面临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科技、时尚、绿色”正在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的新标签、产业的新定位,新特征与中国纺织业四大战略目标一脉相承。
到2020年,我们将在一些关键领域,包括关键性材料、关键性装备、品牌等方面接近或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深入,随着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将继续升级,我们依然面对挑战。行业要不断满足消费需求,产业用纺织品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也在加快,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纺织行业将在更大范围内布局,继续优化配置资源,真正实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40年前,改革开放一声春雷,一代人筚路蓝缕,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让百年中国告别积弱积贫,重拾伟大复兴的民族自信。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总结过去,开辟新天!
用一句话说:改革开放没有尽头,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还在路上。让我们以改革创新改革,以开放接力开放。未来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